天工大讲堂 | 飞扬青春 声色中国
区块链学院雷锋,在中国已经不只是一个名字,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为了中华儿女最崇高品质的结晶。杨鸿辉同学用自己亲身所参与的志愿者活动为题,给同学们讲述了雷锋精神对于新时代新青年所产生的意义。他说作为一名普通人,可能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是关爱社会的心是不分能力大小的,哪怕一句问候、一次搀扶、一次弯腰都能为社会公益、慈善、福利事业、社会生态环保及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不要以为只有走到街头,深入社区等服务才叫学雷锋,身边的点滴小事同样能反映出你的闪光心灵。帮别人扶起倒下的自行车,这是这是志愿服务;帮别人提起沉重的行囊,这是这是志愿服务;公交车上见到老人让个座,这也是志愿服务。其实,志愿服务就在我们身边。
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姚梦珂同学用一张张图片为我们展示了在2021年中国到目前为止所经历的所有特大的洪涝灾害。他说,河南特大暴雨、山西强降雨、山东黄河水位暴涨……各地的洪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而这些省份无一不是产粮大省。粮食是立命之需,是生存之源。我们从小就诵读着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告诉了我们,粮食来之不易,应该珍惜。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古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身处新时代的我们呢?
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中华美德的发扬,更是一种忧患意识的体 现,我们着眼于远处,珍惜食物,行动于眼前,从小事做起。珍惜粮食,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同学们,从不浪费自己手中的每一粒粮食做起,让你我都从物质的需要与精神的保障筑牢基底。爱惜粮食,从你我做起!
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的龙浩同学和他的团队“Date梦之服务队”在暑假期间合理的利用时间进行了为期四天的三下乡活动。在这四天中,龙浩同学和他的的团队一起为三联村中草药产业种植试验田修整工作、和工作人员一起为三联村“颐养之家”的爷爷奶奶们准备丰盛的午餐、陪伴空巢老人、探访三联村老一辈共产党员的足迹,追忆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等等一系列的三下乡主题系列活动。龙浩同学说在采访老一辈的红军足迹中,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就如五十年党龄的张爱英奶奶对我们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青年人“一层比一层高”,由衷的祝愿你们努力学习、努力奋斗,为党和国家的复兴努力拼搏!”;也如身为退休干部方玉德爷爷对我们所说的话:“看到了你们就好似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你们要好好读书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像‘金山’上的太阳一样为人民发光、发热。”;更如身为退学的教师、校长的张启发爷爷说:“我自己也是个老师、教育出来的学生有许多也获得了国家、市、县的奖项,所以我希望现在的孩子能真正的去做实事、报效祖国。青年人一定要立志,有了志向才能走的更远,要持之以恒,努力学习!”
青年人像是早上的太阳,要有志向为人民做出贡献,时刻谨记“把依靠当作敌人,把自立当作朋友”,成为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