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三下乡”政策号召,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故事,2025年7月7日,江西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两支实践团队分别前往赣西抗战博物馆、上海妇女战地服务团旧址以及吉安峡江金坪民族乡,进行了一次"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通过实地走访与学习,青年志愿者们既重温了抗战峥嵘岁月,又触摸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脉搏,在红色精神与奋斗故事的交织中坚定了理想信念。
弘伟大爱国主义
“星火燎原社会实践团”率先走进赣西抗战博物馆。馆内陈列的1000余件珍贵文物,从锈迹斑斑的武器到泛黄的家书,无声诉说着赣西军民同仇敌忾的烽火岁月。志愿者们驻足凝视,感悟革命先辈的坚韧与牺牲。下午,团队抵达上海妇女战地服务团陈列馆,通过图文与实物呈现,生动诠释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女性力量与担当。一座雕塑、一封家书、一幅照片,无不传递着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
感受粒粒皆辛苦
与此同时,另一支队伍走进吉安峡江金坪民族乡,探访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玉莲。在稻浪翻涌的田间,石玉莲女士以质朴的语言分享了她“下真功夫、吃真苦”的创业故事。从试种新品种到带领村民致富,她的奋斗历程让志愿者们感受到新时代农民开拓进取的精神。离别时,阳光洒满产业园,志愿者们簇拥着这位可敬的新农人,读懂“每一份坚守都是时代前行的力量”。
传承红色精神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溯与乡村的探访,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要将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将奋斗精神外化于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于新时代的建设中。无论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还是乡村振兴的实践,青年一代都肩负着让历史与当下对话的使命,让红色精神与奋斗力量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