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淬青春,薪火续初心——兴火相传实践团赴兴国践行“三下乡”使命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5-07-12浏览次数:10

为在红色沃土中汲取信仰力量,让青春在服务乡建中淬炼成长,202576日,骄阳正烈,暑气蒸腾,“兴火相传”实践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赣州兴国开展着三下乡红色实践活动。汗水顺着年轻的脸颊滑落,浸湿了肩头的队旗,那抹鲜红与眼底对先辈的赤诚敬仰交相辉映,任凭烈日炙烤也不曾黯淡;脚下的土地滚烫如焰,每一步前行都似在与革命先辈的足迹对话。

瞻仰英雄群像,汲取奋进力量


抵达将军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群雕。由“中国工农红军兴国模范师”“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中国工农红军中央警卫师”的三面军旗雕塑及群雕组成,正面展现五次反“围剿”战斗场景,背面刻画兴国人民踊跃参军的感人画面。实践团成员整齐列队,怀着崇敬之心瞻仰,革命先辈们冲锋陷阵、无畏牺牲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走进将军馆,5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的英勇事迹被一一陈列。萧华17岁任少共国际师政委,陈奇涵历经无数战役,为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成员们驻足凝视,仔细聆听讲解,被将军们坚定的革命信念与卓越的军事才能深深震撼,立志传承他们的精神,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探寻苏区经验,领悟实干精神


长冈乡纪念馆,实践团探寻苏区时期的宝贵经验。馆内陈列的历史资料、文物,生动再现当年毛泽东同志深入长冈乡调查研究的场景。兴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政权建设、发展生产、拥军优属,创造出“第一等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观看展览、聆听讲解,深刻领悟到密切联系群众、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的重要性。成员们表示,要将这种精神运用到实践活动中,为乡村发展办实事、出实招。

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在列宁小学旧址中,仿佛能听到当年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在艰苦环境下,他们依然坚持学习,为革命未来积蓄力量。消费合作社旧址见证了苏区经济建设的探索,保障物资供应,打破敌人经济封锁。毛泽东故居旧址内,简单的陈设诉说着伟人在此工作、生活的点滴,他在这里思考革命方向,为中国革命指引道路。实践团成员穿梭在这些旧址间,抚摸着古老墙壁,感受着历史温度,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此次兴国之行,“兴火相传”实践团在红色文化地的参观学习中,接受了深刻的精神洗礼。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将兴国的红色精神融入到后续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中,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